推动知识产权增量提质
严格实施商标品牌战略,提高注册商标的保护、监管和运用能力,大力推进商标战略的实施,打造自主创新平台,全力打造地域、人文伊通品牌。积极推进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工作,积极深入企业、协会,将地域人文因素、特殊品种商品,打造自主地方品牌,推向全国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,营造商标兴企、兴农、兴县的氛围和环境。2023年,帮助组织整理4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申报材料,其中3件已向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递交了申请;受理商标咨询100余次;为企业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个体工商户申请商标注册11件;为12家企业办理了17件商标续展工作。截至目前全县拥有注册商标4025件,发明专利10件,中国驰名商标3件,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0件,位居全省第二,四平地区首位。
“雷霆”执法护航知识产权
针对当前知识产权培育保护的痛点、堵点,不断加强知识产权执法体系建设,持续加大执法力度,着力优化知识产权市场环境,依法平等地保护各类经营主体的合法权益。2023年,开展和部署了“雷霆2023”系列专项执法行动方案,打击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,对4件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案件进行了立案查处,收缴罚没款0.8万元,对1件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案件线索进行了移交,为企业提供平稳的运行“航道”,保障知识产权事业健康发展。
发挥特色创新转化运用
不断发挥地理标志商标的社会价值,以培育地理标志商标为支点,促进优质特色产业健康发展。组织10户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企业参加伊通首届“伊鹿高鸽”烧烤美食文化节,按照“弘扬满族文化,突出伊通特色”的原则,为“伊通大米”和“伊通榛子”走向全国奠定基础。
宣传发力营造良好氛围
围绕“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,有力支持全面创新” 这一主题,在重要时间节点,积极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周等系列活动。通过在人群密集的超市门前和部分学校开展知识产权日宣传活动,从科学立法、严格执法、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这四个角度开展宣传,进一步培育“尊重知识、崇尚创新、诚信守法、公平竞争”的知识产权文化理念,提升公众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,进一步推动提升知识产权工作法治化水平,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、稳预期、利长远的基本保障作用,积极助力知识产权强国建设。
伊通将不断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专项执法行动,查处侵犯商标权、专利权违法行为。加强对中国驰名商标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保护,坚持做好“扶”与“建”相结合,帮助企业做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申报和补证工作,开展地理标志富农强县工程,争创省级地理标志特色强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