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小院协商” 设在农民家门口
按照省政协的工作部署,梨树县政协创新推进基层协商阵地建设,创建“小院协商”议事平台,构建“党委领导、政府支持、政协搭台、各方参与、服务群众”的工作机制,聚焦“三农”议政事、聚焦“民需”商实事、聚焦团结促和谐。依托全县24个委员联络站、29个委员联系点,在319个村屯和居民小区建立“协商小院”和“委员工作室”,把协商平台建到了百姓的“家门口”,政协履职触角延伸到最基层。实现了全县乡镇(街道)全域全覆盖,通过人民政协发起的“小院协商”建设平台,解决基层群众的难点堵点问题、助推创新基层治理,广泛听民声、访民情、问民计、解民忧,充分彰显了“有事好商量,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”的人民民主真谛,切实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,让协商的民主理念向纵深发展、向基层延伸,在梨树的黑土地上绽蕾开花。
3月9日,县政协部分委员走进北老壕村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“小院协商”会,通过倾听民众诉求,了解群众心声。期间,委员们与镇村干部、村协商资政员、村民代表等围坐小方桌,共话乡村发展,大家敞开心扉、畅所欲言。“因为去年雨水大,把沟渠都挖开排涝,进入大地的路口基本都是“敞开”状态,马上就要种地了,农用车没法进地干活,要是填平的话,遇到雨水大还要把沟渠再挖开,这事涉及我们5个村民小组300多农户,若处理不好会引发村民间的矛盾……排涝问题成了困扰村民们心头的一大难题。”村民们的这一“难心事”引起委员们的高度重视。会后,政协委员们立马行动,通过多方交流、多次协商,确定了排水沟渠整修方案、资金来源等问题。
“小院协商” 接地气聚人气
“小院协商”平台贵在基层,对接的是大众,体现的是民声,被群众誉为接地气、聚人气、助民生的最基层协商。诉求一经落实,北老壕村防灾抗涝工程便开始了紧锣密鼓的筹备。如今,施工现场工人们干劲儿十足,挖掘机长臂挥舞,一道道排水沟跃然眼前……通过“小院协商”这一“微协商”模式,解决了群众的多个“老大难”问题,达到了急事速办、专事专办的效果,助推协商意见快速转化成了利民成果,让村民们真切体会到了政协委员为大家带来的“红利”,让村民们切身地感受到了“小院协商”的民生优势所在。
乡镇卫生院、村卫生室医疗设施陈旧、就医条件落后是村民们一直揪心的事,不久前这一情况被反映到街道政协委员工作室后,政协委员邵守富、徐福一、高俊祥立即着手撰写了《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》,县政协及时将这一提案报送县政府。县政府相关领导通过视频与委员、群众开展协商座谈,县卫健局采纳了该提案,并在全县开展行业自查整改,随即县政府投入1870万元,对16个乡镇卫生院、158个村卫生室进行基础设施维修改造,大大改善了农村医疗机构的就医环境。
“小院协商” 亲民惠民利民
“小院协商”在化解矛盾、凝聚共识、宣传政策等方面发挥着“功不可没”的作用。梨树县作为全国产粮大县,一些村民秋收后,直接将玉米放在场院地面上,风吹日晒,很容易造成玉米霉变损耗,而对于政府倡导的科学储粮不理解不接受。县政协决定通过“小院协商”平台宣传政策改变农民思维。“玉米上‘楼’,卖粮不愁;科学储粮,减损增收”。县商务局粮食仓储科科长宫军给农民们算了一笔损失带来的经济账,让农民们心里有了底。
梨树县积极打造“肉牛之都”,农民养牛的积极性日益高涨,而牛舍成了困扰百姓的一大难题。在“小院协商”会上,村民杨立文说,我们想扩大养牛规模,但圈舍占地审批不了,不知道该怎么办?针对这一问题,县自然资源局地籍科科长席凯现场答复称,在宅基地330平方米范围内基本满足需要,规模化养殖根据需求计算用地面积,编入次年进出平衡方案以满足用地需要,用地难题迎刃而解。
梨树县政协主席闫鹤表示,县政协将全力打造“小院协商”品牌,探索构建基层协商治理的“梨树模式”,让履职更接“地气”,协商更有“底气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