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猴痘病毒是天花病毒的近亲,虽然称为猴痘病毒,但它并不只存在于猴子中,主要通过啮齿动物和灵长类动物等各种野生动物传播给人,在人类之间也可以进行二次传播。
猴痘病毒的主要传播方式是通过直接接触到受感染动物的血液、体液、皮肤或粘膜伤口。人与人之间的传播主要是由于密切接触了感染者的呼吸道分泌物、皮肤损伤或被患者污染的物体造成的。猴痘病毒可以在呼吸道飞沫中存在,不过通常需要长时间的面对面接触才能够传播。因此,感染者的家庭成员面临较大的感染风险。
虽然密切的身体接触是众所周知的传播风险因素,但目前尚不清楚猴痘是否可以通过性传播途径进行特异性传播。
普通人怎么做能预防猴痘?
据世卫组织介绍,接种天花疫苗在预防猴痘方面的有效性约为85%。因此,之前接种过天花疫苗可能会导致病情较轻,先前接种过天花疫苗的证据通常可以在上臂疤痕处找到。
尽管过去接种天花疫苗具有保护作用,但由于天花病毒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绝迹,天花疫苗并不是常规接种的疫苗,因此40至50岁以下的人(取决于国家/地区)可能更容易感染猴痘。
对于公众来说,预防猴痘感染,必须避免无保护地接触野生动物,尤其是那些生病或死亡的动物(包括它们的肉、血和其他部位)。此外,所有含动物肉或动物部位的食物在食用前必须彻底煮熟。
目前,科学家们正在认真研究对待新增的猴痘病例,作为普通个体必须做好日常防护,但无需过度恐慌。